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报告》正式发布_低碳生活_新闻中心_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生活 > 《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报告》正式发布

《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报告》正式发布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禾2021-12-31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调查发现,98%的居民对低碳出行持强烈支持态度。这强烈的低碳出行意愿能否转化为实际的低碳出行行为,与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2021年12月30日,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导的《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通过对社区生活圈街道低碳出行环境的评价来促进低碳出行环境改善,提升城市规划者和公众的低碳出行意识,共建安全、舒适、愉悦的社区街道环境,基于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更全面的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方法,并对北京、上海、深圳、海口四个城市24个不同类型社区进行了评价。

新评价方法:客观与主观相结合

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出行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帮助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找到与公众低碳环境建设需求的结合点,实现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设计,2020年底,能源基金会支持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与传播”项目。

该项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手段对北京等四城市中的四类典型社区,即胡同里弄、单位大院、巨型社区和新型社区的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其长处与短板,探索公众低碳出行意愿、行为和低碳出行环境之间的联系等。并与社区居民访谈交流,探讨评估中反映出的典型问题,挖掘背后的根源。

补充以往低碳出行环境评价中缺失的主观性评价,成为该新评价方法的特点。项目团队通过路见PinStreet微信小程序等,征集了5107份居民提案,分析提案文本,发现居民关于社区低碳出行环境改善需求的关键问题,如“人行道过窄”“专用自行车道不足”等,并将这些问题转化成客观层面的评价指标,进而将评价指标归纳为“安全”“便捷”“舒适”“活力”四大维度,引入“满意”维度等,全面反映低碳出行环境优劣。

图:路见PinStreet提案征集词云及典型提案

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与低碳出行行为相关性最高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高级城市规划师张元龄介绍,根据公众出行意愿、出行行为与环境相关性分析发现,98%的居民对低碳出行持强烈支持态度,低碳出行比例达89%,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与出行意愿相关性很强。“这说明公众普遍有非常强烈的低碳出行意愿,但意愿能否转化成实际行动,就要看社区生活圈的配套建设做得好不好。”张元龄说。

对此,专家们表示赞同。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说,人的主观行为和客观环境是互相影响的。好的空间条件会引导人产生相应的行为。

在四类社区中,相关性在巨型社区中体现得最明显。张元龄分析,可能是巨型社区出行环境较差,居民出行距离相对较长,居民对出行环境的敏感度更高。

项目组还发现,与低碳出行行为相关性最高的指标依次为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轨道公交站点覆盖率、街道底商线密度、慢行通道密度和安全岛达标率。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及轨道公交站点覆盖率高意味着居民必要出行距离缩短,街道底商线密度高意味着社区街道活力高,能丰富居民们的出行体验,减少慢行时的枯燥感。通过分析,项目组还发现,客观数据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居民的主观感受。如部分社区公共交通覆盖率高,但居民满意度低;部分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缺乏,但居民满意度相对较高……这与居民生活方式、交通行为习惯等软环境相关。

建议将社区生活圈出行作为城市更新重要指标

未来该如何补齐目前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建设的短板?公众在选择低碳出行中面临怎样的阻碍?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副主任熊文认为,政府应建立一个可量化的低碳出行环境标准。“在城市中,开车的人不到50%,更多人是坐公交、走路、骑车。但现有的交通指数等评估指标均是关于机动车的。”在他看来,随着社会和政策等变化,建立与人们低碳出行需求对应的低碳交通评估标准尤为重要。

“要提高社区出行环境在政府决策、政府考核中的重要性。”王志高说,社区生活圈涉及百姓生活最基本的方面,形成并推出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形成第三方科学、体系化的评估,能便于政府对社区生活圈绿色出行环境做定期评估,成为日常工作。

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秘书长林澎认为,宇恒完成的《报告》关心的是社区内街道,社区+街道构成整个城市机理。《报告》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或能成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工作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授秦波建议,将社区生活圈中“市场和社会积极性撬动起来”。他举例共享单车说,目前没能创造一个能让资本、市场从参与社区低碳出行环境建设中可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也是未来的挑战。

良好低碳出行环境缺失,是居民选择低碳出行面临的关键阻碍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陈宇琳根据此前调研发现,居住在超大街区的居民由于步行环境不佳、过街不方便等原因,大多只愿在楼下买菜,居住在步行环境较好的胡同社区的人更愿意“走远”买菜。“不同的出行环境,会影响人们出行意愿。把慢行环境做好,势必会对人们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幸认为,既要积极利用城市规划工具和城市商业运营工具,也要用行为心理学工具对公众进行引导。“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出于本能的,方便、快捷和舒适的选择方式,是未来可探索的方向。”

“从规划机构或专业角度,未来还可做很多事。例如如何共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与更多方合作等。”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CEO姜洋总结说,希望这个话题的讨论能继续下去,让社区生活圈不仅更低碳,还能更美好。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李梦一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友情链接
国内最权威、最可靠、最专业的碳汇网站

CopyRight © 2018-2024 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高新区科高路1612号火炬大厦3层1号 联系电话: 400-6811-508 QQ 1123088691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4032483号 您是访问本站第 2023801 位访客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11-508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在线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11-508
服务热线

扫码
访问

扫码关注我们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