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足不出户,领略过去几千年的气候变化 _低碳生活_新闻中心_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生活 > 足不出户,领略过去几千年的气候变化

足不出户,领略过去几千年的气候变化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2021-12-09

各王朝风谲云诡、英雄辈出,让人总有想去一展身手的冲动。假设我们真的发明了可以游走在四维甚至更高维度空间的机器,超光速穿越到过去也就成为了可能。

最朴质的问题之一是,过去有多冷(暖)。

▲另一种办法是,找到一个时空扭曲的虫洞,钻过去,穿越成就马上get。

现代人利用系统性仪器观测天气-气候的历史不超过三百年。你一定有疑问,更早的气候变化是如何被古气候学家知晓的。


▲深海沉积物、冰芯和黄土被视为古气候研究最有力的三大载体

且不提时间跨度在万年甚至百万年的气候变化。和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我们祖先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冷暖干湿变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先知道,我们能从哪些信息中获得这种变化。

有人说,我们中华文明有很多的文字记录,可以用来恢复过去的气候么?答案是肯定的。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自然,要想民众过得舒心不造反,保证粮食的好收成是极其重要的。而收成好的前提是一年的风调雨顺,因此,历朝历代帝王对气候天象格外重视。

在距今约三千年前的殷墟甲骨文卜辞上,风、雪、雹、雨、霾等和四季的记载已经出现。据张德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的统计,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共有345例与天气气候相关。

▲王宾仲丁刻辞 图源:国家博物馆

划线内容为“出虹自北引于河”,意思是雨后彩虹从北边天上出现,把头伸到河里“饮水”。殷人认为这是不吉之兆。

再如,一些流传在世的文献古籍也在只言片语中记录了珍贵的物候信息。

《尔雅》中以“地气之发,天不应曰雾”、“风而雨土为霾”、“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雨霓为霄雪”等解释雾霾、风雨、雪霜天气;

《春秋》中记载,当冬日天空中出现“天上同云”时,预示着要“雨雪雰雰”;当夏季“有渰萋萋”(乌云展布)时,则将“兴雨祁祁”,一场大雨避免不了。

《诗经》中以“天将阴雨,鹳鸣于至”写雨来袭之前鸟鸣的物候现象;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指示农事活动——利用黄莺叫指示采桑活动的时机。

更晚时期,《梦溪笔谈》也有解释彩虹原理的部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再如苏洵《辨奸论》中也有预报风雨的记载:“月晕而风,楚润而雨。”

如此种种经验预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数据”之下的成熟经验了。

什么是物候

春去秋来,霜降大雪,燕子南迁,河开河冻,庄稼发芽,叶落归根等等,在每年的特定时间发生,就是物候。用书面一点的语言说,物候是生物因为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这种生长条件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

▲一些物候现象 图源:图虫创意

还有我们熟知的农谚,也是万千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因“靠天吃饭”而总结出的各种经验。

有些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比如“穷人不听富人哄,阎王刺开花撒谷种”,说的是阎王刺开花时水稻就可以播种;

还有一些则提醒人们注意天冷添衣,天热更衣。“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大雨的前兆;“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朝霞雨,晚霞晴”讲述的是雨后何时放晴等等。

国家也设置了观察“天象”的官员为农业服务。东汉著书的《后汉书·百官志二》记载了太史令和其下属的明台丞和灵台丞在记录天气、天象、国家历史方面的职责:

“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堂及灵台丞一人,二百石。本注曰:二丞,掌守明堂、灵台。灵台掌候日月星气,皆属太史。”

到后来,太史逐渐演变为只主持占候和推算历法,在明、清二朝有了我们熟知的名字——钦天监。(热知识:司马迁、张衡、班固等人生前都曾任太史令)

根据这些史料文献的记载,竺可桢先生绘制了过去5000年的温度变化概图,和世界气候变化格局类似(如下图),呈周期性的冷暖波动变化。

由于战乱、对偏远地区的不重视等,文献史料并不是全面的,还需结合其他的气候载体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更加连续的气候变化曲线。

一些被发现于古代遗址中的遗迹遗骸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问题。

在今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我们知道,大象一般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环境中,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河姆渡人不可能千里迢迢只为象牙,合理的解释便是:当时大象群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存。换言之,当时的气候条件比现在更热。

再如,半坡遗址中出土了獐、竹鼠等亚热带动物的骨骼、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象、貘、水牛、獐等,都是对当时气候暖于目前很好的印证。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对半坡文化的描述

遗址、湖泊、海洋、古土壤中存在的孢粉(孢子和花粉)、植硅体也能定性-半定量地确定某段时间内的气候变化。

其原理是,气候的变化势必导致主要作物的变化。Xu等人(2013)对东海冲绳海槽DG9603钻孔的孢粉进行分析后发现,陆地气候在距今约1.5万年前突然升温,在距今约1.29~1.15万年期间短期降温,但海洋变暖超前陆地气候变暖约3~4千年,以此说明海陆气候变化的不同时性;Zhang等人(2020)对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6万年以来的植硅体和孢粉研究揭示出过去七次千年级的干旱事件,等等。

▲湖光岩玛珥湖6万年来主要植硅体和花粉类型百分含量

▲一些植硅体图片(Yang, 2012)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也在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当下植物偏爱的生长条件并不一定代表其过去的口味。因此,找到其他佐证也相当重要。

比如我们身边的大树。

树木横截面上一层一层、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环,是树木一年年生长的印记。这种年轮可以高效详实地记录树木生长期间每年的降水、气温,甚至是森林火灾。很神奇是不是?

以温带地区树木的生长为例,他的原理在于,树木在春季开始生长,木质细胞壁薄,排列松散,肉眼看上去颜色偏浅;而夏季以后,木质细胞壁变厚,细胞体积变小,纤维较多的情况下,颜色自然变深了。等到秋季结束便停止生长,这样就形成了内浅外深的一圈年轮。

如果一年高温多雨、气候潮湿,年轮相对较粗;如果深色层越厚,则说明冷季更长等等。通过测量年轮深浅层的厚度和颜色比较,区域的干湿冷暖情况便一目了然。

▲工人在钻取树轮样品

▲树轮 图源:图虫创意

要想找到囊括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气候信息的树轮,可不是那么好找。

目前有两个办法,第一是通过钻取古代陵墓中的木质棺椁的年轮信息,获得精确的古气候信息;第二种是,通过林业部门获得树龄在百年以上树木群的地域范围,在野外实地勘察获得。(都不容易啊)

▲江苏连云港市博物馆双龙汉墓出土棺椁复原场景

年纹层对获取高分辨率千年气候变化有极好的帮助。除了树轮,冰芯、湖泊、珊瑚、石笋等都含有年纹层。和树轮记录古气候的原理类似,明暗交错形成的年纹层记录了一年年的变化记录。通过仪器测试和数学方法提取其中的信息,即可获得我们想要的气候变化信息。

▲有年纹层的气候载体(Ruddiman, 2007)

图注:与树木年轮相比,冰芯记录的信息量更多。冰芯中的气泡更是储存了当时的大气情况。分析冰芯中滞留气泡的大气化学成分,即可测得其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含量。获取冰芯并不容易:一根冰芯的获取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流动的冰层也不能囊括在钻取之列。

▲甘肃乌鸦洞石笋 (Tan, et al, 2014)

有了这些载体,我们便能更好地获得过去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进而,可以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王朝的兴衰等等,提供一些有趣的思考。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友情链接
国内最权威、最可靠、最专业的碳汇网站

CopyRight © 2018-2024 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高新区科高路1612号火炬大厦3层1号 联系电话: 400-6811-508 QQ 1123088691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4032483号 您是访问本站第 1851546 位访客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11-508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在线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11-508
服务热线

扫码
访问

扫码关注我们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