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根据2020年我国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2010至2016年间,我国森林每年能吸收11.1亿吨碳,相当于同时期中国碳排放的45%。2019年,中国森林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2.9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0%。假如到206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届时仅森林的碳吸收能力估计可超过每年16亿吨,约占峰值碳排放的40%,其余碳排放则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行业能源利用等方式削减。
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林业资源将成为中国实现2060碳中和的核心支撑,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
01、为什么需要碳中和?
“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而CO2是人类产生的最主要温室气体,这层“毯子”越厚,地球温度就越容易上升。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是温室气体。其实,数千年来,地球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温度越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强,温度越低,吸收能力越差。
02、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1)摆脱能源对外依赖
当前,我国化石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以石油产业为例,我国石油的进口量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对外的依赖程度攀升至73%。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前提下,未来对于能源的需求还将有增无减。但事实上,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资源禀赋远远超过化石能源。
(2)促进全球产业链重构
在碳中和目标下,产业链内企业间的经济交换,不再仅限于传统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量。
(3)推动资产重新配置
伴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浪潮,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口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4)以气候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能源替代行动,将重新定义21世纪的大国竞争格局。
(5)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技术研发与技术突破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
(6)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碳中和带动了新型业务、新型企业、新型行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职业、新岗位、新的就业机会。
(7)推动循环经济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需要生产体系、流动体系、消费体系的协同转型。
我们通常认为气候行动主要是化石能源排放、工业生产排放的减排问题,但是碳中和又把另一个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是碳吸收和碳去除。实际上,碳中和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碳捕捉、碳封存技术,这是工程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碳汇,这是生态手段或生物手段。
03、什么样的森林才能减碳?
科学界的共识是: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增加森林面积,是迄今为止从大气中移除碳的最具潜力的方式。
一般来讲,树种、树龄、所在温度带、林业管理质量等均会影响森林的减排量。幼、中龄林的固碳速率相对较快,成以及过熟林由于生长速率下降,对碳的吸收和释放基本平衡。因此,已有的成熟森林往往只有固碳的功能,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有限。只有再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才能更多地吸收碳,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因此我们需要扩大林产品的市场范围。像南方的杉木不用任何处理,二三百年都不腐烂,福建很多老建筑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还挺立在那。建筑用木材可以固碳很多年,如果建造木结构房屋的同时再重新植树造林,新造林生产的碳汇就是新增的碳汇,种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木是持续增加碳汇的最优选择。杂交构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成林,改善土壤肥力条件,涵养水土。杂交构树树皮是最高等级的天然韧皮纤维,是高级纸浆、纺织纤维的原材料,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木杆可作为普通纸浆和人造板材的原料;树叶的蛋白质含量高,可以直接作为家畜饲料,也可以作为复合饲料的原料,其在饲用和造纸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杂交构树碳汇林可与杂交构树饲用林和造纸林有机结合,实现杂交构树碳汇林的多元化应用。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我们向国际承诺的一个重大事务。我国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大约7到8亿吨。随着森林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蓄积量的提升,未来5年、10年,更长的时期,森林碳汇还将逐步提高。也就是说,森林碳汇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