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人民日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_低碳生活_新闻中心_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生活 > 人民日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

人民日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

媒体:人民日报 作者:内详2021-09-17

图片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

图片

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统筹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节点和工作节奏,坚决避免大干快上、不切实际的“运动式减碳”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山西作为资源型地区和碳排放大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十三五”期间,山西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685万吨/年,退出总量居全国第一;风电装机年均增长24.16%,光伏装机年均增长63.22%;光伏领跑基地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西要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把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与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起来,在全国一盘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体现山西担当。

科学谋划,把握进度。山西碳排放总量大、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高。要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贯彻好国家2030年碳达峰有关要求,及时掌握政策动向,深入研究全省碳排放结构特征、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高质量编制实施我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及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科技、碳汇等领域支撑方案,抢抓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统筹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节点和工作节奏,坚决避免大干快上、不切实际的“运动式减碳”。

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必须处理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与节能降碳,省内排放与能源外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清洁能源等关系,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管理,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探索建立用能权初始分配和有偿使用交易制度,完善差别化用能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让排放成本越来越高、减碳收益越来越大。

突出重点,做足特色。严格实施能耗“双控”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存量项目“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落后、先立后破”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为如期实现碳达峰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布局绿色产业,合理发展用能产业,鼓励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解决好煤炭资源多元化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等焦点难点问题,培育和引进节能降碳企业、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效路径。

——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近日在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谈“碳达峰碳中和”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友情链接
国内最权威、最可靠、最专业的碳汇网站

CopyRight © 2018-2024 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高新区科高路1612号火炬大厦3层1号 联系电话: 400-6811-508 QQ 1123088691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4032483号 您是访问本站第 1853748 位访客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11-508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在线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11-508
服务热线

扫码
访问

扫码关注我们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