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中国海洋蓝色碳汇前景可期_低碳生活_新闻中心_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生活 > 中国海洋蓝色碳汇前景可期

中国海洋蓝色碳汇前景可期

中新社 阮煜琳2021-08-27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中国拥有较大的海洋碳汇发展潜力,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成为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多地加快蓝碳交易机制探索
  8月10日,中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在威海出炉,威海市荣成农商银行向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海洋碳汇贷”,后者建有10万亩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年固碳量约42.5万吨。
  2021年4月,山东威海印发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底,蓝碳经济将在威海全市海洋经济中占比超过30%。
  2021年,核证碳标准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于3月成功开发,并在6月8日签约交易,标志着中国首个红树林碳汇项目和首个蓝碳交易项目的完成。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多地在加快蓝碳交易机制探索实践。业内人士建议,利用蓝碳市场的区域性特征,推动具备条件的沿海省份开展蓝碳市场的试点建设,通过地方先行先试,逐步探索和完善蓝碳市场建设和配套法律制度建设。
中国海洋碳汇发展潜力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完成的报告《蓝碳:健康海洋的固碳作用》,提出了蓝碳的概念。该报告提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和红树林等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5%的碳,每年吸收约30%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碳储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公里的岛屿岸线。广阔的海域拥有河口岸、珊瑚礁岸和红树林岸等各种海岸类型以及红树林、海藻和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辽阔的陆架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雄厚的海水养殖业和扎实的海洋碳汇科研实力,表明中国拥有较大的海洋碳汇发展潜力和现实基础。
增强气候韧性 提升蓝色碳汇增量
  中国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26日对记者说,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建设,积极推进海洋及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增效、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等一系列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开展海岸带碳通量监测,加强有关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吸收二氧化碳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海水pH值持续降低,引发海洋酸化。”张志锋说,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洋变暖和酸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张志锋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拟重点强海洋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结合现有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体系,将海洋变暖、酸化等对海岸带和近海生物生态的影响纳入常规业务监测。同时,生态环境部拟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将碳中和与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范畴,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完)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友情链接
国内最权威、最可靠、最专业的碳汇网站

CopyRight © 2018-2024 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高新区科高路1612号火炬大厦3层1号 联系电话: 400-6811-508 QQ 1123088691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4032483号 您是访问本站第 2031414 位访客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11-508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在线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11-508
服务热线

扫码
访问

扫码关注我们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