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加强区域合作,整体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_低碳生活_新闻中心_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生活 > 加强区域合作,整体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加强区域合作,整体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转载自碳中和专委会网站2021-08-16

编者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2021年重点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为更好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现代化,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2021年3月28日,《阅江学刊》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举办“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与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项目组等的众多专家,学者们围绕我国碳中和的能源方案、碳中和的实践路径两大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各抒己见。

本刊编辑部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主旨发言和专家点评的核心观点,并经作者审核润色,现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为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转型;碳市场;碳汇

加强区域合作,整体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娄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本文目录

第一,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路径,简单而言,主要是减排增汇两条核心路径;复杂而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科技、政治等各个要素。

第二,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也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第三,要打破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的省级壁垒,促进西电东送,要大力推荐区域性及全国性可再生电力市场建设。

第四,西北地区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需要在当地大力发展产业,承接东部和中部的产业转移。尽管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自然承载力低,但是在无人经济的范式下,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五,在无人经济范式下,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劣势将被弱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优势将逐步凸显出来,整体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路径,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又非常复杂。说简单,是因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要是减排增汇两条核心路径。说复杂,是因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科技、政治等各个要素,各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纷繁复杂。

如果把我们国家比作一棵大树,科技是树根,经济是树叶,区域是树干,环境是花朵,只有各个要素相互配合,国家才能像大树一样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仅要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也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有利于资源优势互补,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区域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我国西北部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就面临西电东送壁垒和就地消纳能力不足等难题。


西电东送本身就是区域合作问题。我国传统电力市场以省级市场为主,导致跨省跨区域的电力交易不足。特别是在电力的市场交易中,火电垄断锁定了大量中长期交易量,而可再生能源电力具有波动性,更适合短期交易,但存在交易量不足的问题。要打破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的省际壁垒,需要大力推进区域性及全国性电力市场建设。


就地消纳同样需要区域合作,我国西北地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就需要在当地大力发展产业,承接东部、中部的产业转移。但根据地理环境决定论,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低,自然环境不适宜人居,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在当地布局产业将导致产品远离市场,交通成本高昂,所以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倾向于向东部集聚,西北地区在吸引转移产业方面竞争力不足。但是在无人经济范式下,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根基,科技发展推动经济范式转换,经济范式转换影响产业区位选择,产业区位选择意愿影响区域合作。为什么说科技范式转换影响经济范式转换?科技创新及其物化工具是对人的各种功能的延伸与替代,工业技术及其物化工具延伸并替代了人的四肢功能,信息技术及其物化工具延伸并替代了人的眼睛、耳朵等信息感知器官。信息时代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替代人的部分思维能力,进而替代整个人的功能,实现无人经济。无人经济必然影响产业区位选择,进而影响区域合作。


过去,产业区位选择要考虑人力资源、自然禀赋及交通运输等要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要素之一。在无人经济范式下,产业所需要的人越来越少,也不需要考虑劳动者的就医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劣势将被弱化,而该区域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优势将逐步凸显出来。在无人经济范式下,东部及中部地区完全可以把“一大”(占地面积大),“两高”(能耗高、风险高),“三低”(用人少、用水少、交通成本敏感性低)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加强区域合作,可以整体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内碳交易行业的资深权威专业协会组织,将联合各行各业,推广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支持国内各级政府、园区与企业参与到“碳中和”行动中,为早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积极贡献力量。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友情链接
国内最权威、最可靠、最专业的碳汇网站

CopyRight © 2018-2024 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高新区科高路1612号火炬大厦3层1号 联系电话: 400-6811-508 QQ 1123088691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4032483号 您是访问本站第 2032145 位访客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11-508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在线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11-508
服务热线

扫码
访问

扫码关注我们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