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话“双碳”_低碳生活_新闻中心_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生活 > 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话“双碳”

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话“双碳”

长江日报2022-12-19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2日讯 11日,在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碳达峰与碳中和(部属高校)专场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书海坦言,“构建零碳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曾强调,“创新是一个金字塔”,要颠覆发现、要原理创新、要技术方法创新、要技术集成创新、要技术应用服务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本文图片均由长江日报记者胡赞威摄

12月8日下午,李培根发表演讲称,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双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企业而言,使命和价值观重要,但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承担‘双碳’这一社会责任,不要把低碳和利润对立起来。”李培根介绍道。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和碳排放有关。国际投资ESG(即环境、社会和治理)指标中对环境有一定的考核。李培根举例国内某钢铁企业,因为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绿色制造,企业每座高楼增效2000多万元,“所以,低碳发展不是指不发展,而是要用数字化、智能手段,帮助我们节能减排增效。”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结构,必须全方位推动产业、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金融等降碳及发展低碳,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

既是20余年研究新能源检测与控制等技术的科技工作者,也是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的全书海表示,能源是发展的命脉,“我们正处于人类能源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中,而氢能和燃料电池将是这场变革的关键”。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全书海。

结果攻关研发,其团队全力打造“5高·3低”新一代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发电系统,已分别应用于城市客车、环卫车、中重卡车、储能发电系统,助力于零碳智慧城市发展。

为什么月全食时还能看到月亮,且是红色的?12月8日,段华波副教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家宽发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资源循环与减污减碳协同增效》主题报告。段华波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地球的大气中有二氧化碳,太阳的光线折射形成了月球表面的红色。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段华波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推动碳减排的重要举措。传统固废领域是碳排放的重要贡献源,“无废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固废利用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潜力与空间。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段华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章北平。

华中科技大学章北平教授介绍,未来,太阳能、风能等储能材料和相关新技术将催生新生业态,如能源调配与时差调控机构、非碳能源与夜补能源产业、储能黑洞技术及材料产业、碳中和技术等。这些,需要科研工作者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长江日报记者陈洁 通讯员李璐 王竹)

【编辑:冀杰】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友情链接
国内最权威、最可靠、最专业的碳汇网站

CopyRight © 2018-2024 云游碳惠—云南省碳汇自愿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高新区科高路1612号火炬大厦3层1号 联系电话: 400-6811-508 QQ 1123088691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4032483号 您是访问本站第 1849909 位访客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11-508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在线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11-508
服务热线

扫码
访问

扫码关注我们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