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刚刚溜走的夏天,过得并不平静,从席卷整个北半球的热浪,到国内西南地区一度经历的高温限电,再到欧洲正经历的能源危机等,频频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以及有关能源问题的各种争论,时时都在提示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危机并不遥远,并且与我们休戚相关。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有识之士都在携手行动。2016年,《巴黎协定》正式实施,明确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框架。《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要控制气温上升,关键就是要控制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何控制呢?今天,我们就要说到“碳足迹”,这是一个对“二氧化碳排放”具体描述和量化的概念。
平凡日子里的碳足迹
这样一幅“平平无奇”的生活场景也许是千百万人熟悉的日常:
早上起来,来到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刷牙和洗脸,接着喝了一杯酸奶、吃了一个鸡蛋;然后顺手打开空调和电脑一直学习或工作到傍晚,期间吃了一顿午餐和晚餐。晚上,打开温馨的台灯,在书海中遨游了2个小时;最后,洗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上床进入梦乡。
请问,这样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温馨的一天,全部过程中共计形成了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呢?
答案是12.38千克,这12.38千克也就是这一天的碳足迹。
注:以上案例参考自《气候变化进展》、《你的这些行为被同一个指标悄悄计算着》(2021.09)等文章。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的概念缘起于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生态足迹”,主要以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表示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也可以说,碳足迹是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评估研究对象在此期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今天高度工业化的社会,背后都离不开能源工业体系的支持。人们有很多直接利用化石能源的行为,例如驾驶燃油车、使用煤炭取暖等,都会直接产生二氧化碳,这个叫“第一碳足迹”;现代工业体系中的生产、运输、销售、回收等过程均会间接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复杂一些的产品还会涉及多个产业链的碳排放,例如一件衣服可能涉及到棉花种植和工业染色的碳排放等,这个称之为“第二碳足迹”。
如何计算碳足迹?
那么,如何计算我们的碳足迹呢?目前,根据不同的逻辑,碳足迹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第一种是生命周期评估(LCA)法,这是最传统的评估法。它是自下而上,对产品及其“从开始到结束”过程中的碳足迹进行计算的方法,计算过程比较详细准确。
第二种是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IPCC)。IPCC碳排放法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编写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其在计算过程中全面考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三种是投入产出法(IO),是一种自上到下的计算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不精确。
第四种是Kaya碳排放恒等式,通过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将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建立起联系。
以上这几种更多是原则上的评估方式,目前学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碳足迹计算公式,有些计算还在不断地优化数学模型中。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部分研究给出的数据中,获得一些直观感受:
消费1度电产生约0.785千克二氧化碳;
开车消耗1L汽油产生约2.7千克二氧化碳;
家用1L天然气将造成0.19千克二氧化碳;
1吨自来水涉及0.91千克二氧化碳。
以上数据来源于《专家视角:算算我们的碳排放》(2013.06.15《人民日报》)
碳足迹引导低碳生活
有了“碳足迹”的帮助,“低碳”还是“高碳”一查在手,一目了然,再也不容易犯迷糊了,这就是科学的功效。
举个例子:单看玻璃瓶和塑料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玻璃瓶碳足迹更低。但相关研究显示,如果只生产和使用一次的话,玻璃制造将耗费更多资源,需要在极高的温度下进行生产,它本身属于高能耗产业;因此,一个玻璃瓶要平均利用3.5次,它的单次碳排放才能降低到与塑料瓶持平的水平。
从海外的情况来看,现在在碳足迹、碳标签的帮助下,长途飞行、短途航行、中型摩托车、两座燃油车、巴士、电动车、高铁、渡船等不同交通工具的出行,其碳排放均可以清晰地度量,由此也会帮助每一个关爱环境的个体去明智地选择出行方式。
碳足迹可不是仅供个人生活的参考:对于企业而言,碳足迹能帮助它们更系统地分析碳排放的来源与减排空间;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出台“碳足迹标识”,在每个终端产品上标注其碳足迹,以引导消费者低碳生活。在国家层面,利用碳足迹,政府可以更有效、更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能耗行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今年7月,我国国家推荐性标准《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1部分:通则》已正式发布,并将于2023年2月起正式实施,相信这将对相关产业链起到积极影响。
每个人都可成为“低碳侠”
我们如何为保护地球、保护人类作出贡献?由于碳足迹实现了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计算,也就能帮助我们区分和标志哪些是高碳行为,哪些是低碳行为,从而能为环境事业、生态保护明智地付出努力,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侠”。
外出时,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做到锻炼身体、低碳出行两不误;
工作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子产品,点滴节约能源;
消费时选择低碳、可循环产品,微小行动的累积,将有益于推动产业链的改善、进步;
点点滴滴,从身边做起……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