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2 Notice: can't write:/data/user/htdocs/temp/compiled/comments_list.lbi.php in /data/user/htdocs/includes/cls_template.php on line 264
读创/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宋华
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第13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绿皮书指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试点城市的整体低碳水平明显高于非试点。其中,深圳、北京、昆明、厦门、成都是多年评估中排名前十的城市。绿皮书课题组通过历年低碳评估发现,北京、重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大部分地区进入达峰五个梯队中的第一梯队。
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联手国内气候变化领域一线学者联合编撰的权威性年度出版物。
课题组对2020年182个城市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对比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城市的绿色低碳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我国城市一级的绿色低碳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20年182个城市的绿色低碳总分集中在62.55-96.17分之间,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无不及格的城市。相对于2019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城市出现CO2总量下降、绿色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减少等特征。
同时,低碳试点城市的绿色低碳效果明显优于非试点城市。2010年低碳试点建立之初,未出现90分及其以上城市,2020年90分以上城市达到18个,接近评估城市的10%;80-89分城市从12个增加到115个,占评估城市的63.19%;70-79分城市从63.51%减少到24.18%;60-69分城市减少到2.75%。历年跟踪评估发现,试点城市对“双控”指标的完成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势最为明显,且城市内部收敛性更好。深圳、北京、昆明、厦门、桂林、成都、广州是多年排名前十的试点城市;非试点城市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为福州、珠海、南宁、丽水、连云港、南通等城市。
通过历年低碳评估的分数聚类还发现,达峰基本呈现五个梯队,第一类是北京、重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成都、广元等,是未来最有可能提前达峰的省市;第二类是湖南、贵州、四川、安徽的大部分地区;第三类是上海、天津,以及河北、河南、湖北、浙江、江苏等省份的省会城市和经济规模较大的地级市;第四类是河南大部分地区、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第五类是达峰任务最为艰巨的省市,主要为山西、甘肃、新疆、内蒙、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市。
此外,2020年四类不同类型城市的绿色低碳水平呈现服务型> 生态优先型>综合型>工业型趋势,服务型城市在能源结构转型、政策创新、绿色建筑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表现最优,但存在高碳消费现象;综合型城市产业综合得分最高;工业型城市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下半年复工复产后的碳排放相关指标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得分下降;生态优先型城市宏观综合得分最高,其余领域与上年持平。与2010年相比,四类城市得分均值都有显著提高,服务型城市提高最多,其次为综合型、工业型、生态优先型。跟踪评估发现,四类城市排名前三的基本都是低碳试点城市,且名次相对稳定。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绿皮书课题组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抓住“双碳”目标的机遇,差异性布局相关产业,特别是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部分高能耗产业和化石能源产地,需着手朝着低碳、零碳布局、投资和生产;加强各项零碳示范城市、工程的建设;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工作,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增效,在全社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审读:孙世建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